首页 >> 教育教学 >> 德育之窗 >> 正文

让身体“说话”

作者: 佚名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4-01



【主题】

非言语表达的训练。

【活动目的】

⒈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非言语表达能力。

⒉通过活动,训练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活动形式】

录像、小品表演、小竞赛。

【重点难点】

⒈重点:使学生知道用身体语言也可以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

⒉难点:如何正确地运用身体语言。

【活动准备】

录像、小品及竞赛用的有关器具用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教师做几个动作(如小声点、暂停等),要求学生把看懂的意思告诉大家。

⒉教师提出:

老师刚刚没有说话,只是用了一些身体动作和面部神态的变化,同学们就理 老师要表达的意思。老师刚刚就是利用身体来说话的。那么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也学会用身体来“说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活动与训练

⒈观看录像:

提示:同学们都知道,在人与人交往中,我们主要通过语言让别人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别人。但不知同学们发觉没有,有些时候,我们不用语言而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用身体来“说话”,也能起到让别人理解、明白的作用。不信请看录像。

录像㈠:在课堂上,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做作业。其中一位同学字写错了,他打开铅笔盒找橡皮,他轻轻地拍了拍邻座的同学,用手做了一个擦的动作,邻座的同学轻轻地递上一块橡皮。

录像㈡:中午午休时,同学们都安静地休息或做作业。这时,从门口跑进来几个男同学,他们刚刚踢完足球,于是就在教室里大声讨论刚才的比赛, 管理 老师看到后,就走到他们身边,做了一个让他们小声点的动作,这几个同学看到后,就安静下来了。

录像㈢:上课时,老师让前后四个同学讨论一个难题,同学们热情地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老师看看讨论得差不多了,就拍了拍手,然后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同学们就不再讨论,而坐端正听老师讲了。

⒉讨论交流:

⑴录像中的内容都看懂了吗?把录像中看到的怎样用身体说话的讲给大家听听。

⑵你能解释一下,什么叫让身体“说话”吗?

⑶说一说身体语言的作用。

⑷共同讨论完成课本第78页上的《想想做做》。

⒊小竞赛:

⑴竞赛规则:把班中的同学分为四组,竞赛内容就是刚刚大家交流的练习,看谁能把这些情况用身体语言表达出来,能不能被其他同学接受。表演的同学和说出他表达意思的同学都可获得一面小红旗,最后根据小红旗的多少来评奖。

⑵小竞赛:见课本第78-79页。

⑶教师小结:通过刚刚的活动,同学们都掌握了一些身体语言了。下面就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看看能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

⒋情境训练:

⑴小品简介:在图书室内,三位同学在看书,其中两位同学看了一会,发现自己看的书中有许多有趣的内容,于是就互相交流,大声说笑,影响了旁边的同学。

⑵讨论:如果你是旁边的同学,要求你用身体去劝阻他们,该怎样做?你能想出用身体去劝阻他们的几种方法吗?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让身体“说话”这一课,通过活动,大家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光可以用语言相互沟通,还可以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非言语(即形体语言)表达能力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技巧,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习、理解和运用形体语言。

上一篇:论班级活动的原则

下一篇:礼仪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