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之窗 >> 读书沙龙 >> 正文

弗里德曼: 伟大的教师无可取代

作者: 佚名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26



每次造访中国,我总是惊叹于外界对于中国未来的预测反差这样大。

最近,一些国际投资人开始“做空”中国,认为不久之后的某天,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中国强劲的经济引擎就会熄火。

老实讲,如果我今天也要做空中国,那么肯定不是出于地产泡沫的原因,而是因为环境污染方面的泡沫。

在中国最大的那些城市里,环境污染的泡沫正在迅速地膨胀。乐观者则看法不同:你要有心理准备,中国只是刚刚开始崛起,我们将要看到的是,中国过去三十年在基础建设和教育领域的投资,终于要获得回报了。

我不是一个赌徒,所以我只会做一个旁观者。为什么这些乐观者并不完全是在说疯话?

如果你想要一些证据,那么你或许应该去参观一所上海的小学。

我的旅伴之一是温蒂?柯普(Wendy Kopp)。柯普是为美国而教组织(Teach for America)的创始人。

其他旅伴是美丽世界(Teach for All)项目的多位领导者。美丽世界项目构建在前者的基础上,现在已经在全球32个国家运转。

我们造访了中国表现最好和最差的一些学校,想要找到个中的秘密——为什么上海的公立小学能够在2009年的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 Program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考试中独占鳌头。

这个测评项目对65个国家的15岁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考察他们对于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掌握。

我们造访了上海蔷薇小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这所小学共有754名学生,59名老师。访问之后,我觉得我找到了那个秘密。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

当你坐进蔷薇小学的教室,跟学校校长和老师见了面,你会发现,他们无止境地强调那些造就优质学校的根本原则。

这些根本原则我们都很清楚,但是想要在整个教育系统里持续地推广则非常有难度。

它们是:下大决心给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在职业上不停进行发展,在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学校领导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学校,并且营造出重视教育、尊重老师的学校文化。

上海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在于有更多的学校在更多的时间里执行这些基本原则。

我们以教师职业发展为例。通过十年的努力,学校校长沈珺见证了学校由差变好的转变——特别是考虑到40%的学生都是没有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沈校长说,她的老师每周有70%的时间用在教学上,30%的时间用在发展教学技能和备课上。而这个比例要比一所典型的美国学校要高得多。

26岁的腾蛟(音译)是蔷薇小学的英语老师。她说学校早上8:35上课,下午4:30放学,一般每天会安排三节35分钟的课程。

我旁听了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滕老师备课非常仔细,没有浪费任何时间。他说,一天里剩下的时间会用来备课,接受网上培训或者跟同事一起培训,请其他老师听自己的课,指出需要提高的地方,并且观看特级教师是怎么上课的。

她说,“你会学到很多教学技能,可以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教育专家会告诉你,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方法很多,控制班级规模,采用高科技,控制上学的时间;但是最重要的是给老师时间来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观摩最好的教学过程,并对所教授课程加深认识和理解;这比任何一项投资的回报都要大。

滕老师说,他的工作还包括了“家长培训”。每个学期家长会来学校三到五次,学习电脑技能,从而更好地帮助自己的子女完成作业,并在网上学习。

安德里亚斯?施雷彻(Andreas Schleicher)是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们,2003年,上海的教育系统还是非常“普通”的。

“但是十年之后,上海的教育系统已经在世界领先,同时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别。”

他也认为,进步背后的原因是,在中国最好的学校里,老师很大的一部分时间用来在同事之间相互学习,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而在美国,老师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教学。

中国也有很多一般的学校,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不过好消息是,通过坚持那些中美教育者都明白,且肯定会奏效的基本原则,上海用十年时间,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学生已经在阅读,科学和数学技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然,他们在坚持基本原则方面相当系统,义无反顾。对了,沈珺校长还跟我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上海教育》杂志对弗里德曼此行的专访。

《上海教育》:您对于“信息革命和全球化进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这一议题的深刻洞见影响了很多人。这种影响是否还在加剧?

弗里德曼: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正在经历从联系到超联系、从相互联系到相互依赖的变化。信息革命的下一个阶段,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技术的增长,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 人类能像现在一样,在任何地方得到有关任何主题的任何信息;也没有一个时刻,人类能像现在一样,远隔万里,通过迅捷的信息通讯工具一起合作,分享工作的乐趣。

《上海教育》:这些变化对未来世界经济所需的人才又意味着什么?

弗里德曼:这些变化,对于21世纪经济所需的人才类型是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很多现在人工从事的工作可以外包出去,也可以实现自动化。

不仅制造业如此,就连许多传统意义上被归类为“白领”或服务业的职位,也是如此。任何运算法则可以描述(计算机可以代劳)的工作都充满消亡的风险。

这对于要在未来职场找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额外施加的压力。当人们可以即时在线获取所有的知识和信息时,个人在某个给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就不再成为其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了。

届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要求所有员工都具备创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 。我从大学毕业后, 是去“找”一份工作;然而,等我女儿毕业时,她就得“发明”工作以保持竞争力了。

《上海教育》:对于身处这一时代的教师,您有什么建议可以给他们?

弗里德曼:有鉴于世界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转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帮助学业水平低下的学生缩小和优秀学生的差距。

随着低技能或半技能型工作的消亡,那些在学校里表现不佳的学生,在职场上将比以往更难觅得相应职位。

今天的世界, 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在转型经济中无往不利的“十八般武艺”:创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时时刻刻在头脑中对此危机保持清醒的认识, 但同时,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也应该充满前所未有的自信,因为即使在一个数字化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唾手可得的时代,一名伟大的教师依然具有无可比拟、无可取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