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园地 >> 附小晨风 >> 正文

走进实验室——501班参观人文学院藏历代金石拓片展活动

作者: 501陈芊曈   编辑:赵欣宇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3-31



2025年3月28日(周五)下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50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几位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临展厅,参观人文学院藏历代金石拓片展。

展厅墙上一幅幅金石拓片和展厅中央陈列的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甚至还有古钱拓片,直观地呈现了历史上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多种字体的演变过程。据讲解员介绍,金石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重要文化载体,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金石器物本身未能保存至今。而拓印技术有效地将金石上的文字和图案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古代文化。

同学们还饶有兴致地观赏了许多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例如颜真卿端庄秀丽的楷书,怀素挥洒自如的草书《千字文》,以及欧阳修在被贬时期抒发情感的《醉翁亭记》。《爨宝子碑》详细记录了爨宝子太守的生平事迹,其字体风格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是研究汉字演变的重要实物依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堪称“南碑瑰宝”。当同学们看到《满江红》中岳飞笔力千钧写下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都让大家不禁联想到古代英雄们那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在展厅的最后部分,同学们对古代的“拼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见楷书拓印每一个汉字的下面都标注着两个小字,这两个小字拼读起来恰好是上面那个汉字的正确读音。讲解员介绍说,这种注音方法被称为字形拼读,现代汉语拼音也借鉴了这种思路,只是将汉字替换成了字母。

通过本次对金石拓片的参观学习,同学们不仅直观地看到了汉字的传承与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以及汉字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信息,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汉字的文化魅力和书法艺术之美,切身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

随后,大家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了体验拓印的活动区域。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两块雕刻好的石板,图案有远古的四神(苍龙、朱雀、白虎和玄武)以及寓意吉祥的文字。同学们围在讲解员身边,认真学习拓印的技巧:首先将宣纸平整地铺在石刻上,然后轻轻地将纸张喷湿,再用软刷均匀按压宣纸,直到石刻上的凹凸纹样清晰地显现出来,最后再小心地刷上墨汁。

本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深刻理解了汉字与中华文明之间的深层联系,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亲手体验拓印这一对汉字传承贡献巨大的古老技术,也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宣纸与墨水交融所产生的独特文化魅力。

【撰稿:501陈芊曈 审稿:胡青 赵亮 摄影:501班家长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