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园地 >> 附小晨风 >> 正文

走进实验室——华科附小2304班航天研学之旅

作者: 孙恺儒妈妈   编辑:佀娅琳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4-30



2025年4月24日,正值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2304班的同学们走进火箭技术研发基地,一起“放飞梦想,向‘新’而行”!活动中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科技的蓬勃力量,点燃探索宇宙的热情。

49DA4

航天知识,开启奇妙宇宙之旅启蒙

活动伊始,同学们就像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探险家,在火箭设计师的带领下,踏入了航天展览馆。这里就像一座航天知识的宝库,藏着中国航天事业一路走来的辉煌故事。

设计师带领同学们参观航天展览馆,并为同学们系统讲解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和战略意义,重点介绍了长征火箭、神舟火箭、快舟火箭等运载工具。围绕“新质生产力”,展望了未来航天技术在深空探测、资源利用等领域的创新方向。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大学生哥哥们为同学们讲述了无人机的发展历程,从无人机最初简陋却充满创意的雏形模样,到如今它如超级英雄般“大显神通”,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放异彩。

无人机可以是“航拍大师”,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世间壮丽山河、繁华都市;又能化身“救援先锋”,在灾难现场争分夺秒,传递希望;还能成为田间地头的“农业小卫士”,精准喷洒,助力丰收。

同学们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长大后也要成为航天科技的一员,去探索宇宙更多的奥秘。

趣味互动问答,巩固知识乐无穷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航天知识,活动特别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题目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关卡,同学们高举双手,跃跃欲试。

“中国第一位乘坐火箭上太空的是谁?”

“你知道的无人机种类有哪些?”

“中国探月工程的名字?”

……

零距离观摩,触摸航天历史脉搏

在基地展区,有一枚退役火箭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战士,身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同学们纷纷围了过去,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敬畏的光芒。

工程师为同学讲述它的辉煌服役历史。从它第一次点火升空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探索宇宙的使命,一次次地将卫星、飞船送入太空。同学们听得入了神,仿佛能想象到火箭在太空中翱翔的壮观场景。

大家仔细观察着火箭的精密结构,复杂的线路和零件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密码。通过这次近距离的接触,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火箭运载的科学原理,也深刻体会到了航天工程背后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

彭睿笛同学的爸爸,航空航天学院彭洋老师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各种火箭模型。

同学们拿到模型后,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拼装。原本一个个零散的零件,在同学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一枚枚栩栩如生的火箭模型。

活动最后,武汉航空航天学会为每位同学颁发了研学证书。一张张证书是同学们此次研学的“荣誉勋章”,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奋勇前行。

3854C

拼装火箭模型,颁发研学证书

彭睿笛同学的爸爸,航空航天学院彭洋老师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各种火箭模型。

同学们拿到模型后,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拼装。原本一个个零散的零件,在同学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一枚枚栩栩如生的火箭模型。

活动最后,武汉航空航天学会为每位同学颁发了研学证书。一张张证书是同学们此次研学的“荣誉勋章”,激励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奋勇前行。

星辰虽远,步履不停。这场寓教于乐的航天之旅,让同学们在心底埋下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信念。未来,同学们或许将成为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颗颗新星,续写问鼎苍穹的辉煌篇章。

3541F

【撰稿:孙恺儒妈妈 审稿:胡青、徐洁 摄影:家长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