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自信的孩子不但全身焕发活力,做事充满干劲,就是说起话来也是富有感染力的。一个没有自信的人,生活是消极的、没有阳光的;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阴影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事事对他来说都觉得不可能,他没有信心和能力来面对遇到的困难,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两条途径:
一是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这种自信的形成来自他人,来自外界。
二是多让孩子去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让孩子从不断解决问题的经历中增加自信。这种自信的形成来自自身,是内在的力量。
前一种形成自信的方式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到他人评价和外界的影响,就像有些孩子受到家长、老师或他人批评和负面评价后,容易产生成绩下降、自卑、自闭和表现不稳定等问题。单纯依赖别人的语言建立的自信就如充满气的气球,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轻轻一碰就破。
后一种自信比较稳定,是一种长期的内动力。这种自信来自于他自己,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现在社会诸多的主流人士、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也没读多少书,甚至从小就受人欺负和打击,受到邻居和朋友的轻视与耻笑,几乎没受到过他人的表扬和肯定,但他们很努力地做事和劳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做到了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和做不到的事,从而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自信如果来自自己而非他人,那么别人的打击和负面评价就很难伤害到他,这种自信磨不灭、打不垮。他拥有属于他自己建立起来的坚韧自信,这种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像小草一样在岩石中攀生而出。这种强大的内在自信就像打不死的“小强”。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条途径:用鼓励和表扬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对这一方法应该不陌生。孩子做得好或有进步时,你不断给孩子正面的强化和积极的肯定,就能慢慢强化孩子的良好表现,孩子将变得更加富有自信。例如,对孩子说:“你真棒!你真行!你好厉害!你又有进步了!你进步好快呀!你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真了不起!你又做到了一件事……”等等积极正面的语言。关于这一点,家长可以参看周弘的《赏识教育》和“知心姐姐”卢勤的《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告诉孩子,你真棒!》等书,书中对这一方法的表述较为全面。
培养孩子自信心第二条途径:让孩子在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自信。这种自信有用之不竭的内动力和长久性。这是一种更好、更有效的培养方法,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自信心更加稳定和坚定。不但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情商和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也会明显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