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一场关于“我的中国‘芯’”的国旗下的思政课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全体学生。本次国旗下的思政课由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雷鑑铭副教授主讲,雷教授以《我的中国‘芯’》为主题,将芯片的发展与爱国精神、创新意识深度融合,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高度与时代温度的精神盛宴。

雷鑑铭教授开篇点明芯片作为信息时代“粮食”和现代社会“大脑”的关键地位。从日常的音响、手机,到高铁、航天器,芯片无处不在,其技术水平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核心要素。然而,我国芯片领域曾长期面临“卡脖子”难题,高端芯片及关键装备依赖进口,严重制约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这番讲述,不仅让师生们对芯片产业的战略价值有了清晰认识,更激发了大家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随后,雷教授深情回顾了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奋斗历程。30年前,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迎难而上,扎根实验室,反复设计、试验。最终成功研制出高性能“三网合一”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这一成果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充分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与能力。


在互动环节,雷教授向同学们传递了“中国芯”背后的三种精神:爱国之心,鼓励大家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像钱学森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好奇之心,学习爱迪生的探索精神,对未知世界保持热情;坚持之心,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哪吒为榜样,在科学探索中不畏失败,勇往直前。
此次国旗下的思政课,突破了传统思政教育的形式,将科技前沿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让思政教育更具时代感与感染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芯片产业的认识,更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爱国、创新与坚持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正如雷教授在结语中所说:“‘芯’怀梦想,顶天立地,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更加灿烂的‘中国芯’!”这不仅是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也是对附小全体师生的共同勉励。相信在未来,我校学子将带着这份使命与担当,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撰 稿:杨晓婧 审 稿:胡 青 摄 影:华生】
学生感言:
302中队朱妍茜
现在的世界,科技变得越来越重要,芯片更是像个“小超人”,什么高科技都离不开它。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多练本领。等以后长大了,就给祖国造出好多好多更厉害、更先进的芯片。晚国有了世界最厉害的芯片,咱们就能创造出好多好多数字化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让祖国变得更强大,这就是我们为祖国出力的大梦想。
402中队尹霁钦
雷叔叔太了不起了!他居然担任了20多项工程的总负责人,还能在零基础的情况下和团队科学家们一起实现芯片制造,您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通过这节思政课,我还了解到芯片竟然是由“沙子”制成的,而且芯片存储量巨大等知识。
我们一定要“芯”怀梦想,顶天立地,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中国“芯”的接班人。
407中队刘茗阳
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们成功攻克了“卡脖子”技术,无比骄傲。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秉持“抓住不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精神,怀揣爱国之心、好奇之心与坚持之心。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