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万物生长。2025年4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全体师生走进光谷有田劳动教育基地,开展了以“研学于春,劳作于心”为主题的春季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结合传统文化体验与现代科技探索,让学生在春日田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喜悦,体悟耕耘与收获的深刻意义。
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学校学成中心提前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联合课程部和综合实践组精心设计了系列课程。活动内容涵盖农田实践、非遗技艺、科学实验、节气文化等模块,既呼应劳动教育要求,又融入科技与人文元素,力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品格。
清晨8:20,全校师生按年级顺序乘车出发,满怀期待奔赴光谷有田基地。抵达后,同学们在老师和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分组投入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中,同学们化身“小农夫”,手持工具在农田中挖掘土豆,学习种植知识,感受泥土的芬芳与劳作的乐趣。还有的同学走进“古法榨油坊”,亲手参与油菜籽的收割、脱壳与压榨,观察传统工艺的智慧,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科技探索环节同样引人入胜。在“水培实验室”中,同学们动手制作无土栽培植物瓶,了解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清明食俗体验区里,艾草清香弥漫,同学们揉搓糯米粉、包裹青团,将传统手艺与节气文化融入指尖,收获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对中华民俗的深切认同。此外,二十四节气课程、农具发展史参观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他们在春日的田野间读懂自然的时序与农耕文明的传承。
午餐时间,师生齐聚“香田居”,分享劳动后的满足;午后,各班级轮换项目,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全面体验。活动尾声,同学们认真清理物品、清点人数,带着亲手制作的青团、水培植物和研学手册踏上返程。归途中,车厢内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争相分享实践心得,字里行间满是对劳动的新认知与对自然的敬畏。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锤炼,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之旅。同学们在春耕劳作中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科技实践中感悟创新力量,在文化体验中筑牢民族自信。未来,华科附小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以多元实践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育的种子在田野间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成长之花!















【撰稿:祝祎 审稿:胡青 摄影: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