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流水。转眼间,一学期又匆匆而过。但是回首来时路,我们没有遗憾。因为这一年,泪水也好,欢笑也好,我们都在成长!
本学期,除了不折不扣地认真开展学校安排的各项活动,我还结合班级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方案:抓住妇女节契机,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呵护“成长树”,丰收“快乐果”;开展“名人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爱,铸就美丽”爱心系列活动……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其中的两次活动。
活动一:国粹艺术进入班级文化。
早在上学期,我们204班就成立了京剧兴趣小组,每周二和每周四的上午第四节空堂,我们班就响起了“咿咿呀呀”的京腔京韵,那是陈逸伦的外公在给我们的孩子训练呢。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一点也不亚于语数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居然可以有板有眼的来上几段脍炙人口的名段。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的京剧小组还参加了大学部的团拜会演出,而且是第一个上场。我们的节目不仅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而且还受到了著名院士杨叔子爷爷的好评,并一定让我们继续学下去。有了这样的鼓励,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活动二:爱心伴随快乐飞翔
今年六一,很多家长都在犯愁:怎样让孩子过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是狂欢?是送一份大礼?是带孩子看一场话剧?当家长们还在犹豫时,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最难忘的六一,是去慰问福利院的残障儿童。当时小小的我确实被震惊了,以至于现在还能够清晰的记起多年前的情景和感受。现在,我还想去看看,也想让我的学生们看看,感受一次心灵的震荡。于是我在班级告诉了孩子们和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家长们非常赞同这样的活动,很多同学和家长捐衣服,捐图书、文具、吃的,喝的,用的等。最后我们班一共捐了衣物:329件,玩具、文具和书:345个,食品:壹千余元。六一那天我带领部分同学和家长赶往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在福利院呆了短短一个小时,但是这一个小时以后带给大家的却是深深的感触。我们班的孩子写道:
陈鸿儒的感想:我自从去了福利院以后,我想世界上还有多少小朋友失去了父母,就是因为他们是残疾儿童,有的听不见,有的看不见,有的还得了白化病,就是因为这些,他们失去了父母。但他们虽然失去了父母,却还是每天都笑容满面的。我们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们比他们幸福得多。我知道他们很努力,在努力学习,长大同样可以干大事。
尹钰欣:昨天苏老师带我们去了福利院。虽然苏老师提前告诉了我们福利院孩子的情况,可是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但和他们接触后感觉他们的眼睛里流露出纯洁和善良。他们真的很可怜,孩子们只能用简单的词语交流感情,他们不知道谁是爸爸妈妈,福利院的老师们就是他们的亲人。我觉得在这个社会里应该哟欧更多的人去关心照顾他们。
在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他们知道什么是海绵宝宝、喜洋洋和蓝兔吗?妈妈告诉我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我要永远爱我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让我懂得人间真情!
是啊!望着这一张张蓓蕾般无暇的小脸,你会觉得他们就是落入凡尘的天使,无忧无虑,有情有义。他们很灿烂。他们热情地欢迎客人们的到来。福利院的妈妈们,这些世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女人们,正是她们,用人世间最崇高的母爱滋养了一颗颗幼小无辜的心灵,并使它的鲜活灵动,闪耀着生命的尊严和快乐。他们体残心不残,他们完全懂得爱,他们热切地期盼着被爱。由于他们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他们马上懂得要为我们付出,唱出他们心目中的歌……
这次活动还有很多孩子因为身体的缺陷无法与我们见面,我们真的很想用手挽起每一个孩子单臂而弱小的臂弯,用行动诠释我们的爱心,告诉他们有人牵挂的日子不叫孤单,我们204班会一直关爱他们,陪着他们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