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德育之窗 >> 正文

我的以德治教观

作者: 刘波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3



我的以德治教观

在当代社会中,生产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就是后天的生产力,这是活生生的事实。而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直接信赖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一个国家的文明,一个社会的进步,直接依赖于全民素质的提高。而所有的这些,都无不于教师联系在一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没有教育,更不能没有教育的承担者——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是战国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概括的至理名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教师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人类社会第一个职业教师产生的故乡,具有悠久的教师职业活动历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广大教师逐步总结、提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教师道德的内容,形成了注重品德、尊重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一系列优良的教师道德品质。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者不同,不是用工具去影响或改造劳动对象,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能、品格、言行等直接去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格、言行等都是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个人的表率作用,对少年儿童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最有用的阳光。我们的时代必须要求每一位教师注重道德,学习道德,模范的遵守道德,积极广泛的宣传道德!

当代教师要在继历代教师优良的道德风范的同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树立新的职业道德:

首先,要严谨治学,勤于进取。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比喻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雨之云,无源之水,无光之灯。《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古今中外,凡是有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博学多才之士,无一不是勤奋好学之人。所以,要治学严谨,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而深厚的专业功底则是靠一点一滴长期的累积起来的。教学,读书,以及其他的学习实践活动,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可以积累素材,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天长日久,就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合格教师。

严谨治学,是人民教师的职业要求。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也。教师只有准确地传授知识对教材深入的钻研,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深入浅出。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敢于置疑教材,纠正错误,寻求真理。更不应强不知以为知,只要讲明现状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而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当代世界是科技腾飞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学科的渗透,知识的更替使教学内容日新月异。一般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就更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比学生有更宽广的知识视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的知识。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如果不能完善的掌握自己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讲课就会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也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要有各种其他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必备的美育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

其次,诲人不倦,认真授业。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备新课标做到深浅适当。教师只有熟悉新课标,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减少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工作达到课标的要求,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备教材抓住重点难点。教材是老师上课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任务。准确的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是钻研教材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备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霍姆林斯基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积极性。教师只有对学生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备课才会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教材处理才会合理适度,具有科学性;教法才会得当,具有启发性。

当然,仅仅备好课还不行,更要讲授得法,生动活泼。讲授得法的基础是内容正确,有理有据。也就是保证所讲知识的科学性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在这一基础上就要做到双基落实,有点有序。所谓双基落实,有点有序指的是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过程的顺序性。

当你做到这一点,你还需要语言生动,有声有色。因为语言是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例如,数学沈元在中学讲课时用诗一般的语言说道: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样的话激起了陈景润去攻克歌德巴赫猜想的兴趣,成为其成功的动力之一。由此可见研究运用语言的艺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应是每个教师认真对待的课题。在我认为,小学教师就更应注意亲切,儿童化的语言来感染打动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当今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普遍应用,上课再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还有一点师德是更为重要的:热爱学生,积极育人。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任何一句你无心的话都有可能刺伤他,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作为小学教师就需要一个字:爱!

这种爱要有充满深情。教育不能没有爱,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真诚的爱学生,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热情,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教师的爱作为理性化了的感情,是塑造青少年美好心灵的原动力;是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的重要精神力量。

这种爱要有分寸。也就是说这种爱要区别于父母之爱,要是理性化的爱,一方面防止娇宠,另一方面要防止过于严厉,简单粗暴。

这种爱要有信任。教育就是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感是激发学生上进的精神力量,有助于学生自觉的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这种爱更要一视同人。这要求教师要善于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从而去爱每一个学生,毫无保留将自己全部的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全体学生。

当然,教师要有爱,却不是说教学只用爱就足够了,否则教育就会是盲目无效的,所以还要求教师更要教人有道,育人有方。要做到教人有道,育人有方就一定不能不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因材施教的培育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这种了解不能是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内心世界。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而这教育要求因材施教,从个别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区别、分层次的进行教育。

说了这么多关于师德的问题,只是在师德的某些方面的一些粗浅的观点,但是通过这些阐述,师德的重要性彰显无疑,只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有教师的存在,师德问题是不断发展且永远不会终结的课题,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决不可忽视的问题。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重视师德;要想成为好的教师,必须重视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