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我校语文组在五楼会议室召开教研会议。此次教研会议由何先成老师主持,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会议分为三个环节,大家在充实、高效,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教研学习。
会议第一环节,由陈红、汪艺老师分享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一课教学设计修改过程及意图。陈红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设计和试教中的思路,她通过清晰简明的思维导图从学习目标、教学流程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狐假虎威》这一课例呈现的模拟批判性和解决问题的对话模型。陈老师对几次试教作出了反思总结:1、要找准学生年段目标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要相信学生,聆听学生,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慢、论证、醒来。2、作为教师要把年段特点、课标目标、课标要求和思维目标、合作目标融合在一起视作机遇。汪艺老师以《狐假虎威》课例的四次研课过程和大家分享了二语组教师在如何融入对话教学、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教学内容、如何落实语言训练目标做出的教学实践。汪老师首先介绍了在前期学习中自己对“对话—论证”模型课的理论理解,然后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四次设计修改历程。接着,汪老师站在学段课标的角度,对这学期的磨课做了总结,她认为,模型是一种结构工具,是一种思维方法,希望老师们更留意学生课堂的生长与思维品质的成长;要进了一步了解统整意识、论证、图尔敏理论、思考着特征等概念,要树立统整意识。最后汪老师提出了自己在实践中的困惑:1、在对话课堂的教学环境中,我们语文学科的视角、学科思维、学科人格是什么?2、语文教学怎样尽力寻找教学对象的冲突点或者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矛盾冲突点?
会议第二环节,由熊月荣老师、周银浪老师和何先成老师就四、五、六年级2019年上学期期末试卷进行分析,与老师们交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期末复习。熊月荣老师把试题与教材页码一一对应,详尽分析了每一道试题的评分标准、学生答题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复习策略,重点关注学生的难点出现在易混淆字词和重点词语的理解方面;周银浪老师对五年的试题进行解析,总结出试卷出题规律:考察的知识点涉及到拼音、字词、句子、标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等多方面,题型有传统的,也有创新,并对五年级的习作做了重点分析。何先成老师对六年级试题进行分析,他总结到,试题没有课内阅读,更加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试卷扣分详细明确,需要学生夯实基础,关注细节;在阅读考查中,对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从表格中提取信息以及整合和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会议第三个环节,由齐梅老师介绍期末阶段小组合作如何开展,才能让复习取得更好的效果。齐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高年段小组合作的几点经验:1、给学生开教研会,和学生一起解析试题。2、用游戏的方式开展自我测评和自我监测。3、在合作复习中更多关注学生的进步,进行增值评价。4、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设置团队目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本次语文教研会议再次引发了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层思考;让老师们在期末指导复习过程中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相信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继续稳步提升,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奋进、在融合交流里创新发展!
【撰稿:洪立群 审稿:何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