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下午,数学学科开展“基于学科本质的对话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校长助理冯胜老师主持,全体数学老师以及杨道吉副校长全程参与。

(谢玲老师在智慧教室运用IPAD执教《分类与整理》)
本次教研活动中,谢玲老师在智慧教室运用IPAD执教《分类与整理》(一年级下学期)。谢玲老师先借助游戏“找不同”,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再让学生观察例1情境图中的气球,使用IPAD将气球分类并展示。在呈现学生分类成果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们找到不同分类标准下,整理分类成果的方法。最后,借助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分类和整理知识。

(全体数学教师议课与交流)
课后老师们围绕谢玲老师执教的《分类与整理》,充分交流优化方案。杨帆老师建议:“有些知识点可以由PPT呈现改为拍学生作品,这样可以更充分展示学生的想法。”,万川老师提出:“可以将活动单设计的更加清晰,这样使整理的结果更加可视。”,李伟老师提出:“在完成画一画、涂一涂的练习时,可以将操作过程体现出来。”,校长助理冯胜老师建议:“分类与整理属于统计与概率模块,关注统计与概率的特有属性;更多地引入内容,让学生感受分类和整理的必要性;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体会数据化的过程;设计活动时,丰富挑战内容和挑战层次,可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性。”杨道吉副校长谈到本课的教学时说:“学习氛围和课程的层次安排很好;把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抽象出来,充分师生互动让学生感知抽象过程,带领学生经历形成分类标准的思维过程。”,王少娟老师建议:“相比于知识的传授,教师们可以更加注重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校长助理冯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不断对前面的课程进行优化,是为了让以后的课走得更宽更远”。全体数学教师通过本次研究学习,不仅欣赏到谢玲老师主题探究课。并在优化方案的探讨中,深化了对课程的理解,明确了努力的方法。
(撰稿:李刊 审核: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