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求助
寒假之前,是一张又一张的考卷,各学科的习题集、错题本、词语积累本,初二的宇凡每天晚上在做这些练习的时候,就想着:坚持住,寒假就在眼前,现在辛苦点,到了寒假就可以好好轻松一下了。在遇到一些学科难题的时候,他也这样鼓励自己:“等到寒假,我就可以睡懒觉,可以玩自己喜欢的电脑游戏,还可以约几个朋友去郊区玩玩,太好了!”想到这儿,他又有动力继续做题目了。“盼望美好假期”这个信念支撑着他完成了所有科目的复习和考试。
然而随着寒假越来越近,他却迷茫了。这么多的时间,到底该怎么“花”?记得之前的假期,他总是找出种种理由不出门。要么对自己说:“唉,今天天气不太好,还是不出去了。”要么对同学说:“哎呀,我妈妈规定我今天要完成阅读作业,还是不去了。”虽然很期待放假,可真正到了假期,宇凡却感到各种不适应,生活也变得没有规律起来。
心理导航
上学的时候总是对假期有着无数美好的想象和憧憬,可是真正放假了,反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吗,有一种面对假期空虚无助,不充实的感觉。我想,有这种困扰的同学,不止宇凡一个。
那么,你想好要如何安排假期的生活了吗?
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计划,那么假期中的每一天都是轻松愉快的。这里我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合理利用时间,做到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不必很多,三四个小时就够了,但一定要保证是高效的。起床两小时后和晚上睡觉前的头脑是最清醒的,一定要把握好这段黄金时间,认真而有计划地完成作业,这样会事半功倍的。还可以读些好书,可以通过向老师了解或同学推荐等找到自己需要的好书,也可以看些作文,多记些好词、好句、好段落并真实地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希望同学们多读好书,扩大知识面,在好书的陪伴下快乐成长。也可以充分享受假期的生活条件和网络资源,和父母、同学或者自己一个人看几场有意义的电影。
帮助父母,学会关心。父母的辛苦同学们都有切身的感受。在假期里,我们可以陪父母聊聊天、逛逛街,帮父母拖拖地、洗洗衣服,或者和父母一起去探望爷爷奶奶。也可以通过在家庭中不同角色的换位体验,把当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参与“今天在家我‘上岗’”等孝心活动,学会为父母分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用自己的行动让父母感到:我们已经长大,而且懂得感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希望宇凡的父母能抽时间带他出去走走。逛逛公园,观赏一下自然景色,或者走亲访友,从而开阔视野、接受信息、增长知识。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结伴玩耍,有的家长怕孩子出去惹祸,认为还是关在家里保险。同时既不愿孩子到别人家去,又不愿其他学生到自己家来,这种做法不利于孩子成长。在生活安排上,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群体活动,从而促使他们团结友爱,友谊日渐深厚。
我给宇凡做出了一些规划假期事项的建议,同时告诉他假期是一个很宝贵的体验期,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体验方式,而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不该把假期白白荒废掉,而应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他人,甚至社会,但凡有意义,都可以去做。或许当这个假期过去之后,你会觉得充实并且快乐,并为自己没有白白浪费假期而感到骄傲,从而增加自信,成长得更好!
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