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谓的“电子产品依赖症”,核心是我们缺乏了自控力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不仅是成年人,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电子产品也产生了依赖心理。他们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他们通过手机和网络彼此聊天、沟通,他们对各种电子产品无师自通,他们无屏不欢……他们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忘我地玩乐,时间过去了还浑然不知。电子产品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头戏,其他事情都抛到一边了。这让一旁的家长焦急万分。
其实,要改变孩子这种“电子产品依赖症”,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改掉自己身上的依赖习惯,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
二、帮助孩子摆脱电子依赖,提升自控力,家长们一定要以身作则。
什么叫以身作则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晚饭过后,爸爸一边敲着鼠标下棋,一边喊着:“孩子,不要看电视了,去看书。”妈妈一边捧着ipad看韩剧,一边和孩子说:“你看现在几点了,还在玩电脑,赶紧去睡觉。”这个温馨的家庭场景,最终引导出的结果就是孩子生气地说“你们两都在玩电脑看电视,凭什么让我去复习啊!!!!”
父母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如带孩子外出,遇到堵车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消磨时光,避免把焦躁情绪传染给孩子,让等待的过程变得有趣。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下面,请大家一起阅读三个关于数字时代培养孩子自控力的文章。
案例1:孩子上网无节制“肿么破”?
可为妈妈:儿子面临小升初考试,不知是升学压力太大还是什么原因,现在成天想上网玩游戏,一周有两三天通宵上网,成绩一降再降。以前孩子也爱上网,但比较有节制,不像现在这么不听人劝。该怎么办?

分析:
就反映情况看,孩子很可能因清楚自己的学习状况,自觉难以面对小升初考试,对前途迷惘,找不到解决办法,只得通过电脑游戏逃避。
建议可为妈妈跟儿子好好谈,看他是否真对考试感到恐慌。如确有这方面原因,可对儿子说:不论考试结果如何,我们都有心理准备。还可收集身边一些低起点、高成就的真人故事,让孩子重拾信心。另外,对下阶段该怎么做,请与孩子共同设计计划并执行,形成一种以自我控制为主、父母督促为辅的督学方式。
案例2:孩子不复习沉迷于情感小说怎么办?
大猫爱地球:女儿读小学五年级,每天学校午休都看些校园情感小说,书被老师收了几回。儿子以前爱看历史、科技方面的书,现在不知为何变了。如何制止?
分析:
孩子爱看这类书,跟现实中校园生活较单调有关,书中有些内容比较贴近其生活,另一方面书中描述的校园生活与同学间的友谊又是他们向往的。
父母没必要强行制止。可告诉孩子:书可适当看,但不能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父母也可试着看看孩子感兴趣的书,从中找寻人物闪光点,增加与孩子的谈资,同时借此鼓励孩子学习这些闪光点。
案例3:自控力训练神器【发脾气的图标】
有一位脾气非常暴躁的男孩,他的爸爸为了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天,爸爸把他叫到一面墙壁面前,对他说:“孩子,爸爸知道你脾气不太好,这也不是你希望的。但是,骂人、脾气不好会影响到别人。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感到自己要发火的时候,就在这面墙壁上贴个图标。”然后,爸爸给了小男孩一叠图标。
一周后,墙壁上果然贴上了许多图标。一天晚上,爸爸指着墙壁上的图标对男孩说:“孩子,你看到自己的坏脾气了吗?”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爸爸说:“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一天不发脾气,你就从墙壁上撕下一个图标。”
第一天,男孩坚持不住还是发了火。第二天,男孩居然真的没发火。这周内,男孩居然有3 天没发火。一个月后,墙壁上的图标都被撕掉了。
那天晚上,爸爸又把儿子叫到了墙壁前,对儿子说:“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这非常好。你看看,以前你发脾气的图标虽然被你撕下了,但是,图标的痕迹还在。这说明你每次发完脾气之后,不管是给他人还是给自己都将带来不可磨灭的伤害。”
男孩惭愧地笑了笑。从此以后,男孩很少再发脾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