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语文组召开教研会,对我校开展的“对话模式”语文课堂实践进行总结。
自4月26日起,我组七位教师分别进行了“对话模式”语文教学实践。齐梅老师执教《荷叶圆圆》、熊月荣老师执教《小毛虫》、周银浪老师执教《我变成了一棵树》、邓丽清老师执教《生命 生命》、赵亮老师执教《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魏丽娜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以及陈红老师执教《魅力》。在本次教研会上,七位执教老师分别向全体语文教师分享了自己研课、磨课的全过程。面对“对话模式”这一崭新的课程,在经历前期夯实的理论和实践后,七位老师都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实现了“断言——修订断言——持续论证”的全新教学模式,为推动学校实现“批判、合作、安全三位一体的对话教学课堂”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会议最后,何先成老师就“什么是合作的课堂、批判的课堂”和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研讨。在研讨中,何先成老师以赵亮老师的课堂举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展现了“平等、生成、互动、批判性”课堂对学生思维和成长的重要性。
进入“十三五”,学校关注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相信通过更多的课堂实践,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实现师生、生生良好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撰稿: 洪立群 审稿:何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