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概况 >> 科组简介 >> 正文

陶冶情操 热爱生活——音乐组介绍

作者: 附小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5-31



一、学科介绍


华中科技大学附小音乐组以“陶冶情操,热爱生活”为音乐教育理念,用音乐传递给学生韵律与节奏的美感和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组内有四名热爱教育,踏实勤奋的优秀教师,其中有“湖北省特级音乐教师”一名,“湖北省优秀音乐教师”一名,“武汉市优秀音乐教师”一名,“青年优秀教师”一名。老、中、青合理的年龄结构给这个团队带来了厚重底蕴的同时也倍显青春的活力和生机。
她们团结合作,勇于探索,获得过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音乐优质课二等奖、省优质课一等奖的好成绩,以及被授予武汉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培养的学生多次在省、市合唱、舞蹈、器乐比赛中获优异的成绩。

二、课堂教学

■构建音乐课堂的合唱天空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老师们结合音乐的形象,启发学生理解歌曲感情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让学生在轮唱和二部合唱中切实领悟到合作的意义和共处的快乐。

■音乐课堂需要舞蹈的点缀
运用舞蹈律动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浅化教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中渗入舞蹈的因素是非常必要和有效,把舞蹈融入了音乐课上,孩子们更加的喜欢音乐课。

■风琴、竖笛让音乐课堂鲜活起来
近年来在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器乐教学已具备不可取代的地位。如此一来,易于携带的口风琴,小巧轻便的竖笛,它们“唱出”的优美旋律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学生学习课堂器乐能培养音准,增加音乐表现能力,尤其在视唱、唱歌和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这些乐器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研究

■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一、低年级合唱意识的培养:
1、给每个学生起一个“音乐名”学会听音阶、听辩旋律音程。
2、采用“柯达伊”的音阶手势,帮助学生认识音的高低,并让学生知道手势的变化形状代表了口形发音的形状。
3、从齐唱慢慢进行到一些简单的合唱,例如轮唱,填充式合唱等等。

二、中年级进行合唱的渗透:
除了轮唱外,我们还用了伴奏式二声部、填充式二声部、呼应式二声部、简单旋律二声部等多种合唱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三、高年级进行合唱的实践:
从“做歌曲”入手,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进行二度创作、改编,老师改编的合唱歌曲贴合学生的实际,深受学生的喜欢,对培养学生的合唱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学生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林鹊合唱队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萤火虫”合唱团,从80年代第一代合唱团开始,有近30年的历史。现有正式团员70多名,预备团员30多名。现有湖北省特级音乐教师万玉兰担任总指挥和艺术顾问,区学科带头人刘玉琦老师担任指导老师,优秀青年教师龚妍薇担任钢琴伴奏,致力于打造在省、市有影响、有品牌的少儿合唱团队。

合唱团根据“普及与提高”、“育人与学艺”相结合的美育理念,以别开声面的教学方式,让队员们在进行声乐和素质训练的同时,在歌声笑语中感受美的快乐。该合唱团多次参加本校大学部的庆祝活动,获得好评,并多次参加市、区合唱比赛获好成绩。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舞蹈队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少儿艺术团舞蹈队组建于1999年9月,现有队员30多人,是学校少儿艺术团下设的艺术团队之一,由本校专业舞蹈教师训练指导。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取得的舞蹈成绩显著,已由当年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并多次参加校内外大型文艺演出和各类舞蹈比赛,为学校争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舞蹈《京韵》获洪山区2002年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舞蹈《踢踏十分钟》获洪山区2004年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歌舞《校园的旋律》获洪山区2005年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比赛一等奖,舞蹈《星光在闪烁》获2007年东湖开发区元旦文艺汇演一等奖,特别是舞蹈《校园晨曲》曾先后获洪山区2006年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一等奖,武汉市第六届学校艺术节文艺汇演二等奖,东湖开发区2008年元旦文艺汇演一等奖。学校十分重视舞蹈队的建设提供了优良的艺术设施,为舞蹈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