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概况 >> 科组简介 >> 正文

科学 趣味 童年——科学组介绍

作者: 附小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5-31



一、学科介绍
科学教研组由“科学”和“信息技术”两门学科的7位教师共同组成。学校近年来面向社会和师范院校不拘一格吸纳优秀人才,充实该组的教学教研力量,为学校该学科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学校先后投入120余万元为科学教育添置设备。目前,随着一批多媒体信息教育设备的添置,以及少年科学院、袖珍科技馆、科学实验探索空间(生命世界探索空间、物质世界探索空间、地球宇宙探索空间)这些场地的建设,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科学教育教学设施。
2004年以来,科学组被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科学技术学会、武汉市环保局等5家单位共同授予“武汉市中小学科技环保教育基地”,同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命名为“全国科学教育基地”,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学教育基地”。

二、课堂教学
美国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女士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切知识是权威给的,是自上而下的,那是封建思想,这样,学得了知识的同时,也继承了封建思想。她主张让学生花力气去寻找,知识是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因此,在她看来,教学的过程主要是学生的“做”和“说”的过程,而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孩子们提供有结构的实物材料和组织参与学生的研讨。指导他们运用这些材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此时,孩子们会全神贯注地去“发现”和“创造”,他们学会思索并采取行动,思维产生行动,行动引发思维,这个过程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所有概念产生的基石是事实,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这是可储存于电脑之中的死的资料,而人的大脑能把事实彼此联系起来,赋于它新的生命和意义。培养孩子们具有这种卓越的大脑,从而成为具有才能的有作为的“聪明”人,这是科学教育的根本。因此,我们要求尽量提供给孩子们足够多的机会去亲自动手做,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去触摸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研究
■2006——2012“探究式科学项目”研究 中央教科所和美国国家资源中心合作项目
■《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和《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评价研究》两个科研课题计划,这两个科研课题分别被省、市列为“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
■ “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自然专业委员会评比一等奖。
■我校“校本课程实施中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如今已经编制完成一套分别面向低、中、高年段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环保实践能力的环境教育读本——《蓝鹊在线》,该课题已经结题,相关成果向全省推广。


四、学生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少年科学院
这一由学生自我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学生团体是我校开展科普活动、少先队创新实践活动中迈出了新的一步,它改变了以往科技活动由学校教师统一安排的单一格局,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发组织、选择相关活动在一起开展活动。

■学生报纸《少年科学院》月报
反映我校科技活动动态的媒体,刊登学生的各种科学小文章和科学小实验,受到师生们的肯定与喜爱。

■太阳能电站实践基地
学校科学组现有太阳能发电站一座,为学生了解新能源使用提供了一个实践场所。

■节日性跟随活动:
1、每年的3月12日,全体3年级的学生到武汉植物园进行植树认养活动,树立环保意识。
2、每年的4月22日,全体4年级的学生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了解地球历史。
3、每年的6月5日,组织5年级学生进行校外换保宣传活动。

■科学社团活动:
1、朱映晖老师负责的附小天文社社团。

2、王芩老师负责的模型制作中心社团。

3、程伟老师负责的附小QQ农场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