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对话专栏 >> 正文

基于对话的课堂文化的实践研究暨“全人.对话”课堂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 陈红   编辑:叶茂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31



2018131日,我校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召开了基于对话的课堂文化的实践研究暨全人.对话课堂研讨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余保华教授。

本次研讨会,首先由余保华教授站在理论层面对老师们进行了一次精彩培训。余教授引经据典,参照苏格拉底、杜威、佐藤学等著名教育家的理论,作了《论课堂文化的转型:从课堂革命谈起》的报告,四十分钟的报告,余教授从“为什么课堂转型要从文化开始什么是课堂文化课堂文化转型的方向:对话几个方面提纲挈领、简洁而深刻地给了全体老师对话课堂的方向和方法。

接着由我校合作学习、批判性思维等项目组的教师代表结合自己的具体案例,作了对全人.对话课堂的分享交流。语文学科廖菁老师结合自己执教的批判性阅读整本书《城南旧事》为例,作了《合理表达 互助分享 生命共成长》的报告,她从磨课、上课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发现与反思提炼出:对话是根据学生需要,依据学情去选定适合学生提升思维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师生、生生、师本、生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合作学习时情境对话的有效途径,批判性思维将对话引向深入。语文学科齐梅老师站在未来学生应该具备的四项基本能力合作交流创新批判的角度,以执教的《养花》一课为例,阐释了自己对合作学习的宏观和微观解读,通过比较合作学习与传统的读读议议等形式之间的区别,总结出了“全人.对话下的合作学习课堂:重视传承、重视过程、重视发展。数学学科万睿杉老师从四个问题“谁的课堂课堂是什么课堂做什么课堂怎么做出发结合几个数学课案例,提出了对话课堂“要让学生先说话”的观点,全人.对话的课堂应该指向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体育学科郭琴老师引入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的对话观点,结合平时的体育教学案例,从对话的含义、对话的特点、对话的目的、对话的运用几个方面阐释了自己对全人.对话课堂的理解,她认为对话的课堂应该营造宽松氛围,应该有效引导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和自我对话,重视思维过程:慢下来、论证、最后醒来,从而达到学生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会议第三项,我校分管教学的杨道吉副校长也与老师们作了深入交流。他指出:“全人.对话”课堂要把握好对话的基础,要有明确的目标,对话的内容需有层次,要关注学科的本质,对话的形式要丰富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

会议最后,我校李晓艳校长作了总结发言。李校长结合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角度,列举了世界发达国家教学模式的改变,从“改变回归情境三个关键词出发,提出教育应该指向未来,不能让将在未来生活的孩子今天仍然生活在过去的课堂里;教育要回归本质,成全人的教育,为人之伟大而教;完整的人的素养在知识的学习过程形成,知识需要融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最后,李校长勉励所有老师面向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华科大附小这个国家队小学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作出努力!

本次研讨会,容量大、内容新,给全体教师指明了下阶段工作的方向,相信全体附小人在2018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撰稿:陈红 审稿:杨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