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和通知 >> 正文

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高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作者: 冯胜   编辑:冯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5-17



58日下午,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高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区级教研活动由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文华老师主持,全区4-5年级数学教师参加。

活动开始前,李文华老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说道:最近两年间,附小数学学科参与了人教社‘小学数学例题精准解读’项目,在工作中积累了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经验,希望通过此类教研活动与老师们分享、交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

活动中,我校周雁老师执教了研究课《体积与体积单位》(五年级下学期)。课前,周雁老师通过预学单引发学生对体积与体积单位产生个性化的思考。教学时,围绕预学单中的核心问题有体积的依据是什么展开学习,学生通过猜想、实验、反思、改进等环节逐步认识占空间就有体积的判断依据,形成了正确的数学认知。然后学生在辨析、修改以及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体积概念的数学表达。在体积单位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预学单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到测量与测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感受体积单位学习的必要性,及时放手让学生自学体积单位的知识,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思考、辨别中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以及1平方米的表象。这节课,在通过预学单沟通学生已有数学学习经验与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对话教学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方面的教学成果。

活动中,我校陈毅老师还结合前期我校数学学科研制“《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例题精准解读微课的经验与成果,向全区数学教师系统解读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材。陈毅老师从单元教学内容和作用”“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教材的横向分析等方面进行展开,围绕观察、想象、分解、组合、实验、迁移、比较、应用等关键词深入浅出的对本单元核心知识点进行教材解读,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与此同时,她还交流了人教版教材、苏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等不同版本教材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启示。我校冯胜老师以《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三点思考》为题,不仅交流了周雁老师执教《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的备课思考,还就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育价值、教学核心与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交流了我校数学学科近年来的实践经验与思考。

在活动总结时,东湖高新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文华老师结合我区参加武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时的《圆锥的体积》一课,以《直观试验,理性思考》为题介绍了有关图形的测量的教育价值、教学核心以及教学路径。李文华老师对周雁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给予充分肯定,她认为:这节课是非常真实的课堂,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她强调,图形的测量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四基(基础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更有助于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特别是有益于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精神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升。

(撰稿:冯胜,审核:冯胜)

周雁老师执教研究课《体积和体积单位》

陈毅老师作微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教材解读》

冯胜老师作微报告《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三点思考》

李文华老师作微报告《直观试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