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和通知 >> 正文

华科附小暨P8学区迎接区教学视导

作者:    编辑:沈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5-16



为促进P8学区(华中科技大学附小、光谷八小、花山小学、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优化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5月7日上午,东湖高新区教发院教学视导工作组一行17人在区教发院程福军副院长、舒晓辉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华科大附小,对P8学区进行为期半天的教学视导。

此次教学视导工作,采取定向指导与随机抽查相结合,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反思相结合,常规检查与现场活动展示相结合,课后说课评课口头交流与学校视导书面综述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对P8学区学校教学工作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督导。

DSC_9852.JPG

上午8:20,教学视导组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小五楼会议室召开会议,舒晓辉主任对学校教学常规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程福军副院长对此次教学视导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各位教研员从教学常规、课堂教学等方面能提出问题和建议,指导学校日常教学工作。

第二、三节课,视导组深入常规课堂教学,分别定向和随堂听课共19节,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道法、主题班会、综合实践和心理健康等学科。其中,光谷八小选送3节学区交流课,花山小学、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各选送2节学区交流课。华科大附小全体行政成员、部分教师,以及光谷八小、花山小学、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领导及骨干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image001.jpg光谷八小曹泽红老师


image002.jpg光谷八小汪洋老师


image003.jpg光谷八小梁婷老师

光谷八小曹泽红、汪洋、粱婷三位老师各展示了英语、道法、体育课堂教学。曹泽红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The cherries》,本节课是一节绘本课,教师带着学生走进故事中,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个性和情节发展,鼓励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参与度高,表演效果好。汪洋老师执教三年级道法《购物有窍门》一课,这节课层次清晰,设计巧妙。教师语言充满童趣,通过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回归生活情景,在实践中提升生活经验,使静态的教材文本演变成生动的课堂教学。汪老师的这节课充满浓浓的品德味,学生精彩的回答,老师自然的教态,无不体现出《品德与社会》这一科的魅力所在。梁婷老师执教六年级体育《山羊分腿腾越》。整堂课思路清晰,教学手段层次分明,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老师善于调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image004.jpg花山小学覃堃老师

image005.jpg花山小学张念杰老师

花山小学张念杰、覃堃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英语、数学课堂教学。张念杰老师执教三年级英语《Body》,张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充分激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的习得语言知识。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效果较好。覃堃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打电话》,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课,教学内容思维含量高,难度比较大,覃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出发,引出教学内容;抓住本节课的核心思想——优化思想,引导学生感受“打电话通知15名学生”的不同方案,层层递进,发现优化的方法;最后覃老师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

image006.jpg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李亨老师

image007.jpg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陈敏老师

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李亨、陈敏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数学、语文课堂教学。李亨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平均数》第一课时,李老师创造性地设计问题情境,通过说、摆、算等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陈敏老师执教五年级语文《傻二哥》,陈老师教态亲切,语言清晰有感染力,教学环节设计分明,读写结合意识强,引用视频资料强化动词运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华科大附小作为学区主视导学校,各学科上课12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较好的呈现了学校近几年课题研究的实践成果,体现了“批判、合作、安全”的课堂文化。

DSC_9885.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周银浪老师

周银浪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区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汪力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周老师有单元教学意识,而不是单课教学。教学目标准确,过程清晰。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教学环节围绕目标,给足学生学习时间。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作用,重视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渗透习作方法指导,较好了把握了单元教学目标,体现了统编教材的特点。汪老师同时强调,周老师有跨段教学的痕迹,可以向意义段渗透并强化。教学中总结了方法,但不能概念化,要将方法藏起来,不做过多理性的分析。

DSC_9901.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熊月蓉老师

熊月蓉老师执教二年级语文《小马过河》,朱丹老师在评课时谈到,熊老师运用教学助手“光荣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热情高涨,表达自信大方。《小马过河》是一篇老课文,熊教师打破传统的教法,依据课后习题,训练学生串联关键词语讲故事的能力,体现了统篇教材的编写特点。

彭竞老师执教一年级语文《识字7 操场上》,整体环节流畅自然,识字形式多样,识字方法巧妙,运用小练习学习生字的方式很实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形声字的规律,让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意识。写字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的过程清晰扎实。这节课,较好体现出了一年级识字课的特点。

王少娟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小括号》,王老师个人素质和学科专业素养都很高,亲和力很强,教学语言简洁、干练又不失童趣,引导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去观察、思考、辨析、领悟,轻松、有效地完成课时教学目标。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学生们整体思维很活跃,善观察、敢质疑,数学思考有深度,展现了附小学生的学习风貌。

DSC_9890.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熊曳老师

熊曳老师执教六年级科学《月相的变化》,本节课运用了实验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课堂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熊老师以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假设、自主验证和质疑为主导进行。教学中,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对月相的变化进行假设,然后根据自己设想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最后老师进行纠正和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DSC_9879.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程伟老师

程伟老师执教六年级科学《太阳系》,程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对太阳系各天体数据处理后,让学生在操场上模拟太阳系,体会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大小和间距,从而突破重难点。教研员丁锋老师评课时谈了这节课的两个特点:一是从室内到室外,实现踏实的研究。学生进入太阳系的学习过程很快,但是如此宏观的太阳系,怎样才能让学生知道呢?体会到呢?程老师运用多样化教学环节,多种探究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实践,深刻体会太阳系中各天体大小和间距。二是巧妙的数据处理,简化学生模拟实验。课堂中,老师展示科学测量的数据表格,通过比例尺缩放和转化为步数,简化建模活动,增加了模拟实验的趣味性,使学生建立了对太阳系完整的认识。

DSC_9876.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李光华老师

李光华老师执教四年级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习过程中,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在教学新知时,李老师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整节课,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效果较好。

DSC_9881.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刘玉琦老师

刘玉琦老师执教一年级音乐课《劳动者之歌》, 教学中,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从聆听入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中师生平等对话,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给学生起音乐名,变换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喜欢老师,很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项音乐活动,表现最好的自己。课堂中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和若干奥尔夫打击乐器,进行多声部器乐合奏,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学生和老师的音乐素养较高,整节课生动、流畅,一气呵成,让听课老师充分感受到音乐课的美好与快乐。

DSC_9893.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杨晓婧老师

杨晓婧老师执教六年级器乐合作课《DO RE MI》,杨老师运用丰富的演奏方法,在浓厚的情趣中表演歌曲,增进艺术理解力和表现力。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是本节课的核心体现,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将自主创编的节奏和配器表现在歌曲中,感受、体验音符为音乐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DSC_9891.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汪琳红老师

汪琳红老师执教四年级《大师画我也画》,教研员南红武老师认为,汪老师开课有趣,带领学生循序渐进,从“心中的大师”到“毕加索”,再从“毕加索”到其风格,从读懂大师到理解大师作品背后带来的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再进行创作,环环紧扣,逐步深入,脉络很清晰,重难点突出,既训练了学生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DSC_9872.JPG华中科技大学附小胡青老师

胡青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心理健康课《面对陌生人》,主题着眼学生心理需要,鲜明活泼,体现学生年龄特征。通过听故事片段《小红帽》,激发学生的兴趣,围绕“陌生人”这个话题展开学习。在辅导过程中,胡老师充分扮演好朋友、小组成员、诱导者等角色,对学生的发言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明显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探索。整节课师生平等,氛围宽松、融洽。

邓丽清老师执教四年级班会课《最美中国人》。课上,邓老师引导学生寻找“最美附小人”到“最美武汉人”再到“最美中国人”,教学设计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条理清晰,层层推进,图片的选取很有教育意义,整节课充分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DSC_9902.JPG

第四节课,各学科教研员分别与执教老师进行面对面的评课活动。他们从课堂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细节等方面,对老师的课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既肯定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又对老师们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改进建议。评课交流互动,帮助老师们找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能让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DSC_9908.JPG

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程院长、舒主任及教发院学科教研员抽查了四所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在第四节课的反馈交流中,既肯定各校在教学常规中的闪光点、借鉴点,也中肯地指出各校在教学常规中的注意点、提高点,较好地实现了交流互鉴、促进完善提高的视导目的。

P8学区四所学校对此次教学视导活动极为重视。华中科技大学附小李晓艳校长、杨道吉副校长,光谷八小赵云校长、陈翔副校长,花山小学舒艳琴校长,华一光谷分校小学部韩俊主任,全程参加了此次视导活动,陪同听课并介绍各自学校的教学管理。

教学视导促发展,笃实践行谱新篇。此次学区教学视导活动,促进了学区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共享了教学教研经验,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相信在区教学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P8学区一定会夯实日常教学工作,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明天谱写更绚丽的篇章。

撰稿:何先成,审稿:杨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