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杨叔子院士到附小作报告
2022年11月4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们敬爱的院士爷爷杨叔子永远离开了我们!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在任期间非常重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他提到:大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职工职能与作用的发挥。为保证大学稳步健康发展,更好地让大学教职员工投身学校发展的工作,不仅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要关注“子女”留人。办好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是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办法。从那时起,大学就更加重视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建设,杨院士更是加倍关心、关注着附属学校的发展。
附小发展历程中的引领者
杨叔子院士说:“教育培养的人如果思维能力低下,才华浅薄即‘无才’,那么‘灵魂’丑恶,危害还有限;如果思维能力超群,才华出众即很‘有才’,那么‘灵魂’丑恶,危险就很大,而且越有才越危险。无才,则无知、愚昧;缺德,则卑鄙、无耻;缺德而有才比缺德而无才更为严重。”
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院士一直都在倡导科学与人文的融合。2003年“六一”前夕,杨叔子院士在参观我校的少年科学院后,欣然题笔,写下了“怎么栽苗,怎么结果;怎么播种,怎么开花。幼而学,长而行,为民富,为国兴”的珍贵留言与学校师生共勉。在此后不久杨院士个人捐资一万元,为学校科学教育购置设备,修建了附小的袖珍科技馆。并在2004年为全校教师做了一场题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报告,勉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真、善、美”。2014年梳理学校文化时,学校征得杨叔子院士的同意,将“幼而学,壮而行。为民富,为国强”当做学校精神写进附小《学校章程》。
在杨叔子院士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开创了在工科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先河,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附属小学,附小牢牢把握“秉承华中科技大学文化传统”的文化定位,以“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作为附小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文化主题,力求自觉通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承与熏染,提升、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明确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课程开发理论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杨叔子院士的关心下,附小提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并重的办学目标,并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校训。
“‘大爆炸’的那部分知识往往是高精尖的知识,恰恰又是这部分知识淘汰最快,而那些基本的知识是万古常青的,爱因斯坦的理论被推翻了吗?牛顿力学被推翻了吗?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在以牛顿力学做为基础。”这是采访杨院士后,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2014年杨叔子院士在与我们交流中谈到希望将批判性思维教育引入基础教育,并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最好是从幼儿园开始”。2014年下半年,批判性思维课程被纳入我校星期五下午的“快乐周末”课程体系,华中科技大学附小也成为中国首例开设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学校。
杨叔子院士2003年为附小题词
2003年杨叔子院士参观附小少年科学院
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大先生
杨叔子院士一次次走进附小,为附小师生开展各种讲座。“教育,是‘育人’,非‘制器’。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文化,不打自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实则为绿色教育。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教育的重心有所不同。其中,少儿阶段重在“培养情感,背诵精华,引导好奇,保护个性”。杨叔子在一次与附小老师们的座谈中提到:“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问题虽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不在高等学校,而在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学生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人格不健全、感情不健康、习惯不良好等方面,这是小学教育造成的。幼儿园小学很关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长大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杨院士生前反复叮嘱老师们的话语,附小教师也将之作为成长路上的法宝。
2004年4月,杨叔子院士走进附小政治学习活动现场,他为附小老师们作了一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精彩报告,老师们不仅被报告中阐述的观点所折服,也被院士不凡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所征服,深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深知自己的知识还太少太少,需要努力学习;深悟出作为教师要教育学生求真、求善,自己首先得求真、求善。杨叔子院士对教师的引导,让教师们从身边的事例中提高认识,受到启发和教育,也促使我校的师德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杨叔子院士2014年来附小讲座
杨叔子院士2014年来附小讲座
杨叔子院士与我校教师亲切交谈
少年儿童眼中的大学问家
2014年“六一”前夕,杨院士在给孩子们的节日寄语中说道:“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国家民族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代的小学生们是十分可爱的、完全可以信赖的,十分珍贵的、大有作为的,未来在你们身上!”杨叔子院士为附小六十年校庆的题词写道:“少儿德,则国家强;少儿智,则国家富;少儿健,则社会康;幼而学,壮而行,少儿无德,无感恩之情,无思源之心,则一切无望。祝我们附小在六十周年基础上,在圆中国梦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杨院士这位大先生,更是孩子们眼中的大学问家。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员16人,他们结合自己专业发挥优势,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成效显著,杨院士就是其中的一名校外教育辅导员。在《鹤发与童颜》一课中,一位学生在听了杨叔子爷爷的报告会后,感到十分吃惊:杨叔子爷爷下放农村时被安排喂猪的工作,可他从未做过此事,为了解猪吃什么食物竟赶着一头猪到猪圈外细心观察。从这个小故事中,他感受到杨叔子爷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懂得了“留心观察,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杨院士经常走进附小给学生做科技报告,使学生生动地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杨院士更是自始至终用行动支持着附小的孩子们!学习《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后,自然老师带学生实地考察了华工青年园池塘水污染情况。学生通过考察发现,青年园池塘水被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游人乱扔弃的大量废弃物,二是青年园附近工厂排出的污水。通过考察,学生们萌发了给有关部门写信的念头。学生给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写了一封信,要求尽快解决青年园水污染的问题。学生们的信很快得到杨叔子院士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专门派人到附小来感谢学生们关心华工校园,爱护环境的可贵行动,并当面表示要在短期内改善青年园的环境,很快青年园池塘的治理问题得到解决。
2014年杨叔子院士给附小六十年校庆的寄语
2014年杨叔子院士来附小参加活动
学校按照杨叔子院士的想法,构建了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小学课程创新研究,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附小创设丰富的实践课程,拟按照“发现自我、探究世界、服务社会、创造未来”的课程目标,统整为杨叔子课程,即科学家课程。课程建设研究持续二十多年,2022年学校进行了全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申报工作,申报的教育成果《面向未来科学家培养的小学个性化课程20年探索与实践》已荣获湖北省优秀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我们将继承院士爷爷的遗志,在培养祖国需要的未来科学家的事业上不断努力,作出附小人应有的贡献。
杨叔子院士千古,我们永远怀念您!